第2147章 诸葛之能,迁移顺利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陛下,百姓迁移中南半岛的事情,昨日最后一批已经登船南下,预计在明年正月底左右达到新的居住地。

    目前已经抵达居住地的百姓都在快速的适应环境,耕具、生活物品、药品、过渡粮、种子等等都已经发放到位,百姓们对居住的环境都很满意,但就是抱怨太热了些。

    另外,迁移过程中也因为水土不服、天气等问题,导致有一千三百二十四人死亡、近三是万人左右受了不同程度的轻伤以及腹泻等问题。

    按照我们估计,至少要到明年年底之前迁移的百姓们才会彻底的适应当地环境,估计这一年的时间中死于疟疾、痢疾等等疾病的还要增加五千人以上。”

    对于毕自严报出的数据,众人眼中闪过一丝丝的喜色。

    是的,就是喜悦之色。

    死亡七八千人高吗?

    那要看跟谁对比。

    华夏历史上的迁移大致上可以分为四种,如西晋永嘉之乱和唐末黄巢之乱的战乱逃荒,

    秦始皇迁六国贵族至咸阳的强制迁移,洪武移民的有序屯垦、南宋迁都临安和苏北垦荒的短途迁移等等。

    战乱迁移面临着饥饿、疾病(如瘟疫)、匪患、军队屠杀,死亡率在百分之三十以上,甚至部分高达百分之六七十;

    强制迁移面临着押送虐待、水土不服、安置不善等,死亡率在百分之二十到五十之间;

    有序屯垦面临着长途跋涉仍致疾病、意外等等,死亡率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二十五之间;

    短途迁移因为距离短和官府的保障、目的地资源充足,死亡率大概在百分之五到十之间;

    而现在迁移的死亡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二,只有有序屯垦的五十分之一,而且此次迁移路程长达两三千里且是异域,这个数据是何等的夸张。

    更能看出整个大明朝廷和户部在此次迁移上所下的功夫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